欢迎光临共青团湖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青年传统文化观的当代特征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4-01-29浏览次数:14

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当代青年文化认知的自信自强。

新兴科学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青年有了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历史和现实、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交融中,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高的认同。

青年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两个结合”不断推进为青年接触和了解、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深厚土壤。同时,新媒体、新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和渠道。我国各种文化遗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出新样态,瞬间俘获当下青年的“芳心”。《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借助全新传播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在青年群体中保持着高热度。戏曲、中医、汉服、诗词、歌赋等,逐渐成为青年的文化代名词。他们走进博物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他们游览文化遗址,在文明兴衰中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他们珍爱文创产品,在创新创造中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韵瑰玮。

小到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大到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以青年为主体和对象的国潮风兴起,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将东方美学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世界面前。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青年文化认知的自信自强。青年积极主动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凸显了全民族的高度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厚植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巩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主体性。

青年努力拥抱世界,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传颂者。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出去的同时,明白了中国今日强盛的来之不易,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这一过程,也能深化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使他们更加珍惜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戏曲《梁祝》在国外剧院成功演出,古筝出现在巴黎街头,太极拳成为外国人争相模仿的运动,随处可见青年的身影。青年敢于走出去,敢于和乐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在世界各地。

青年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不断加深。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青年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和魅力,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良好的互动基础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可度更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抹黑和诋毁之时敢于发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青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潮起来”“动起来”,让历史的变为当代的,让传统的变为现代的。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轻言语而重实践,积极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丽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