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春节前夕,在海拔超1000米的四川邛崃镇西山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带电作业班副班长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完成了500千伏雅蜀二线074号塔引流板发热缺陷带电处理工作。
“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我们团队又承担带电作业应急消缺职责,需要时刻做好应急准备,接到任务立即出发。”邱中华说。
500千伏雅蜀二线是四川省骨干网架之一,承担着川西地区水电外送的重任,也是成都负荷中心重要电源点之一。在前期的运维工作中,运维人员发现074号塔引流板存在发热缺陷,若不及时处理,将可能影响成都地区居民正常用电。为确保该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决定以带电作业方式,立即消除线路缺陷。
1月20日,带电作业前,邱中华(后排站立者)正在给同事检查安全措施。陈丰/摄
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作业人员需要穿上特制屏蔽服,通过特制的工器具完成与输电线路“等电位”。
“超高压带电作业不仅是在高空中走钢丝,还是与500千伏电压的输电线路亲密握手。”邱中华说。
镇西山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尤其是在冬季,寒风凛冽,山路崎岖难行。邱中华和团队成员们背着沉重的工具和设备,踏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攀爬到074号塔。
在高空中,作业人员不仅需要克服高空的恐惧,还要克服高电压等级的恐惧。转移电位瞬间电压击穿空气的“滋滋”声音和进入导线后电流“嗡嗡”的响声,更会增加作业人员心理上的负担。
每一次带电作业都如同在“刀尖上舞蹈”,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成功消除了引流板发热缺陷,确保了电力的稳定输送,四川主网又在无感中完成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
四川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但水电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所以需要建设大量的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保证电力输送。邱中华所带领的国网四川超高压带电作业青年团队,平均年龄33岁,作为四川省内一支主要从事超、特高压带电检修青年力量,已累计开展带电作业1600余次,减少停电时间,创造了超8亿元的经济效益。
由于四川输电线路跨越崇山峻岭,爬山、攀登、越荆棘,这成为邱中华和他团队的日常。工作15年间,他走遍了四川的每一个地级市,翻越了线路途径的一座座高山。
1月20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带电作业班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陈丰/摄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工作很辛苦,但每次工作完看到城市的灯火通明,也感到快乐和自豪。”邱中华是四川省青联委员,也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高级专家,他表示,新时代青年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带电作业在电力行业中是一项“高危”工作,时常面对的是“高空”“高压”和“高温”,为了提升带电作业安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邱中华还组建了青年创新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早在2015年,邱中华就和青创团队将电动升降装置引入带电作业中,解决了传统摆渡法需要作业人员多、劳动强度大的难题。近年来,他又将视角转移到无人机和直升机来,“无人机+电动升降装置”法使作业人员可以乘坐“电梯”直接到达作业电位,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大大提升,而直升机带电作业,则是他和团队在带电作业领域的又一高峰。
2022年7月,四川电网首次采用直升机在500千伏姜资一线开展超高压电网带电作业,来消除光缆断股缺陷。这也是全国首次在500千伏输电线路开展直升机绞车吊椅法作业。而后,他们的带电作业之旅更专业、更高效。
入夜,城市灯火马龙,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充满欢声笑语。这个春节,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在与家人短暂团聚后,又在崇山峻岭中“带电”守护万家灯火。(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亮 陈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