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排市镇明德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小卡片上写下应对“放学回家只有我”的心情与办法。这是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按“湖北省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要求,为孩子们设计的“幸福与健康”系列课程,非普通暑期托管课。
7月14日起,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在阳新县排市镇明德小学“爱心托管班”推出15个主题的“幸福与健康”特色课程。该课程突破传统托管“看护”功能,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生活技能与品格塑造,为“七彩假期”在基层的落实提供了样板。
实践队服务的明德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暑期缺乏父母陪伴,在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需求。陈绪明校长表示,这些课程正是学校迫切需要的,与“七彩假期”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全面发展的初衷契合,是对项目内涵的深化。
“幸福与健康”课程基于儿童心理状态设计,15个专题各有侧重:部分构建健康心理基石,部分培养实用生活能力,还有专题帮助学生理解父母、连接家庭情感,对留守儿童意义特殊。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如“幸福知多少”课上,孩子们在“幸福树”上写幸福点滴并分享;“寻找超级英雄”课上,孩子们列举英雄品格。
课程影响包括:助力学生提升心理韧性与综合素质;推动“七彩假期”项目从基础看护升级为素质培育营;展现高校学子社会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探索“扶志”与“扶智”融合路径。
孩子们绘制“幸福树”“幸福星球”等作品,相关认知与能力在课程中逐步形成。实践队25天的支教中,通过陪伴、引导和鼓励开展教学。 支教结束后,课程产生的影响持续存在。其以短期服务为儿童长期成长提供支持,这是支教的意义所在。